0871-64197000
当前位置:云南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行业资讯

普洱市:茶园吐绿采制忙

2022/3/21 12:25:08 来源:云南日报 评论:0

进入3月,普洱市各地茶园陆续进入了采摘期,茶农们抢抓时令采茶制茶,一派繁忙景象。

在思茅区龙潭乡老鲁寨村,90后茶农李建成正在茶叶初制所里忙着。2009年,李建成外出打工做过网络直播、摆过地摊;2015年,他拿出所有积蓄到丽江创业,又以失败告终;2020年初,他回家乡创办了茶叶初制所,并注册了“老鲁寨”商标。

当时,李建成做了市场分析,认为提升茶叶品质是关键。为了改良茶叶基地,他寻遍了老鲁寨所有村庄,最后选定了两片最古老的茶园,开办茶叶初制所。有了茶园,炒茶也很重要。村里的中年人基本都外出打工,年纪大的老人们已经很少手工炒茶。“手工炒茶看似手法古老、复杂、效率低,但正是这种匠心精神,放大了高山茶的口味优势。”李建成觉得这种技艺应该传承下来,此后,他开始边学习茶叶知识,边学着制茶。依托老鲁寨的茶园,通过科学种植,李建成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炒制技术相结合,让更多人品尝到了老鲁寨的普洱茶。“口感好,色泽佳,价格很公道。”“老树茶口味鲜醇,汤色纯正。”……消费者的认可,让李建成的茶叶逐渐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在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宁洱镇民主村茶庵塘茶厂,1356亩有机茶吐绿,茶农们穿梭其间,娴熟地采摘嫩芽。茶庵塘茶厂管理员张小冬介绍,茶园基地根据树龄不同,分为3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需要修剪打理的,树龄在60年左右的现代茶园,每年能够维系茶农们的正常收入;另外两个板块则是和草木一起放养有着更丰富口感的生态茶园,以及树龄100多年的古茶园。

近年来,茶庵塘茶厂采取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聘用原厂茶农代管,在茶叶采摘期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机会。“每年我们都会来这里采茶,每月收入约4000元至5000元。”正在采茶的村民王秀边忙边说。“茶厂从2013年开始做土壤改良转换,不施用任何农药化肥,于2019年取得了有机认证证书。”张小冬介绍,这里出产的有机生态茶远销浙江杭州等地,以及东南亚国家,尤其春茶都是订单销售。(通讯员:李建红 徐晓芳 鲁海杨 高夏龙杰 李清)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0871-64197000
  • Q Q: 188505114
  • 微信: y88069888
  • 客服微信二维码
  •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云南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滇ICP备08101851号  |  技术支持:云南分类信息网(v2025.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2-20100052  |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441号  |  地址:昆明市五华区新闻路230号4幢303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