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1-64197000
当前位置:云南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行业资讯

保山市施甸县:两用核不育系水稻育种材料开播

2022/6/21 15:17:16 来源:农民日报 评论:0

连日来,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保山市施甸县科研实验基地的试验田里,6万份两用核不育系水稻育种材料开始播种。

走进试验田,施甸县水长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研究员杨希华正在和云南省农科院的育种专家们指导农户撒播水稻种子。“我们现在播种的全部是科研人员眼中的‘宝贝’,它们都是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育的原始材料。”杨希华说。

6万份材料将用于全国两用核不育系80%以上的亲本繁育和育种材料的选育。为了保证出芽率和成活率,杨希华和专家们不敢懈怠,从秧板平整到采用软盘育种再到选用红土育苗等,层层都需要严格把关,丝毫不敢马虎。

杨希华说:“等它们长成秧苗后就变成了两用核不育系水稻种的育种材料,我们称其为亲本。7至8月,科研专家、技术人员会将这些亲本精心配对,从中选择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水稻种子,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要选育出一个优良的水稻品种,一般要经过8-10年时间。我国育种科研机构将云南施甸“夏繁”基地和海南“冬繁”基地有机结合,1年可以进行2次育种,将常规8-10年的育种时间缩短为4-5年,大大加快了育种速度。

据了解,2010年,湖南农业大学将全国740个气象站(点)50年的气象资料利用计算机决策系统,筛选出施甸是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育的最佳基地。目前,施甸县建成科研基地500亩,拥有育种材料约6万份,是我国最大的两用核不育系繁育基地。(记者:郜晋亮 通讯员:杨磊)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0871-64197000
  • Q Q: 188505114
  • 微信: y88069888
  • 客服微信二维码
  •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云南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滇ICP备08101851号  |  技术支持:云南分类信息网(v2025.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2-20100052  |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441号  |  地址:昆明市五华区新闻路230号4幢303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