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1-64197000
当前位置:云南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行业资讯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好作风在“云岭粮田”生根发芽

2022/10/9 12:10:48 来源:云南网 评论:0

没有好的工作作风,就跑不好新时代的接力赛,跑不出发展的加速度。今年以来,云南大力推行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省委省直机关工委以“对标先进、争创一流”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贯彻落实省委部署要求,推动各单位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奔腾活水激起发展干劲,清风新貌充盈机关基层。

近期,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报道组深入15家单位实地采访,用来自工作一线的鲜活事例讲述省直机关广大党员、干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故事,宣传先进典型、弘扬榜样力量!今天,一起和我们走进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新粮食安全观。为落实国家粮食安全责任,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在细化落实“稳面积保产量”工作措施的基础上,把落实中央下达的50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和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的50万亩杂交稻旱种任务作为重中之重,全力推进。

“2个50万亩”技术要求高,任务艰巨。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张林说:“今年是我们大面积示范推广‘2个50万亩’的第一年,在稳定玉米产量的基础上,如何实现增收一季大豆的目标,除了如何选择适宜的品种外,是采取带宽1.8米、玉米大豆行比2:2的模式,还是采取带宽2.0米、玉米大豆行比2:3的模式,这些全都没有经验可循,所以都在因地制宜去试验、去摸索,到收获的时候才能看得到最有成效的方法。”

村级农科人员查苗补缺

越是这样的情况,越是要把党建嵌入到日常业务当中,把责任压实到党员干部和技术人员身上,动员广大党员和技术干部认真践行一线工作方法,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田间地头做好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我们成立了8个指导服务组,全部采用挂钩包片的方法,每个组对应着2个州(市),走到田间地头去做‘全生育期’的指导服务”,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与农药管理处副处长陈朝介绍道。所谓“全生育期”就是从耕、种、管、收全程指导把关。目前,已经实现了今年粮食播种面积、补贴资金兑付、生产指导服务的“三落实”。由党员干部带头,和农民一起聚在田间地头,现场列出问题清单和需求清单,现场解决;解决不了的带回集中研究,针对各个州、市共性的难点问题制定技术措施,把“集中指导”和“分类指导”结合起来,高质高效力求粮食产量达标。

耿马县查看旱谷长势

今年以来,省农业农村厅以四川和江苏作为对标省份,对标先进的乡村治理和畜牧业养殖模式。对标不仅要追求规模化、规范化,也要在具体工作模式上符合云南省和各州(市)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帮助农民增收。所以技术培训和指导更是要深入一线面对基层农户,真正做到“藏粮于技”。全省创建了21个部级、39个省级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县和28个省级化肥农药减量示范县,建立了“2个50万亩”省、州、县三级示范样板146片,以此示范带动关键技术的示范应用,“我们的工作大部分都是走到田间地头跟一线农民面对面打交道,既交朋友,又教技术”,省农业农村厅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郑胜利说到,党员走向田间地头也更容易让农民朋友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

县农业技术员深入乡镇查看杂交稻旱种田间长势

另一方面,在厅系统内部也要向先进对标,为调动党员干部积极性,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业务工作,支部每月推行“夺红旗,争红星”的活动,每半年据此评选出先进支部和个人,这种奖励机制将进一步常态化,提到这里郑胜利表示,“上半年已经评选出了十家先进单位,四十名先进个人,我们就是要让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农科人员现场讲解杂交稻旱种技术要点

(记者:贺凯 邓清文 实习生:曹书雨)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0871-64197000
  • Q Q: 188505114
  • 微信: y88069888
  • 客服微信二维码
  •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云南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滇ICP备08101851号  |  技术支持:云南分类信息网(v2025.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2-20100052  |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441号  |  地址:昆明市五华区新闻路230号4幢303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