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1-64197000
当前位置:云南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行业资讯

普洱市景谷县:科技精准帮扶助力茶业振兴

2023/3/8 11:23:12 来源:云报客户端 评论:0

2015年起,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开始对口帮扶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凤山镇顺南村,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情况、农民种植习惯、产业发展规划,对当地小麦、玉米、水稻、荞麦、魔芋、茶叶等农作物种植进行品种改良、推广示范、栽培技术指导。

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驻景谷县凤山镇顺南村工作队员张建伟介绍:“生产上以前有部分农户生产积极性没有那么高,内生动力不是很强,但是通过这几年的帮扶,大多农户产业发展积极提高了,都想着为自己增加一些收入。”

在帮扶成效上,以茶产业最为明显。省农科院组建了科技特派团,深入田间地头,带来科技服务,从茶园栽培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加工技术培训、合作社开办、生产线建立、有机证书申报、产业标准制定、优质企业引进等方面进行全产业链式的指导与帮扶,顺南村的茶产业实现了提质增效。

“农科院科技服务团进来以后,重点放在栽培技术及品种等方面加强指导。主要是有机茶认证,已经认证了2600亩。在顺南村还扶持了2个初制茶叶加工所,以前茶叶只能卖到二三十元一公斤,现在通过帮扶以后可能卖到100多元一公斤,帮扶效果比较明显。”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驻景谷县凤山镇顺南村第一书记孙道旺说。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更重要的是“授人以渔”,提升脱贫地区自身发展能力。除了顺南村,省农科院还对口帮扶了景谷县凤山镇柏林、文竹、文折三个村,围绕各村资源优势,抓优质特色产业,带动老百姓增收。在柏林村,茶叶是优势,短板在加工端,为此,省农科院提供茶叶加工各项设备,重点扶持建设茶叶初制所,所有权归村集体经济,提升了柏林村的“造血”能力。

“农科院挂联景谷后,对我们整个农业产业特别是茶产业的科技支撑起了很大的帮助,对我们的产业工人进行培训,初制所、规范化等方面的技术得到了提升,特别是在绿色发展方面,到目前为止做了有机认证7.8万亩,今年计划做67个村的整体推进有机认证,面积将达到20万亩。”景谷茶特中心副主任陆传坤介绍。

近年来,通过科技帮扶,景谷县对以前低效的茶园进行改造,积极推广产量高、口感好的大白茶品种,建立了景谷大白茶产业标准和生产加工技术规程。景谷大白茶产业已具有较大规模,成为景谷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记者:沈浩 通讯员:余纪华 艾梦云 刘东)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0871-64197000
  • Q Q: 188505114
  • 微信: y88069888
  • 客服微信二维码
  •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云南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滇ICP备08101851号  |  技术支持:云南分类信息网(v2025.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2-20100052  |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441号  |  地址:昆明市五华区新闻路230号4幢303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