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1-64197000
当前位置:云南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行业资讯

聚焦三产融合 激活助农兴滇新引擎——省政协与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在昆联合举办“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做强高原特色农业”协商座谈会

2024/7/2 17:27:02

来源:云南日报

评论:0

浏览量:1246

稻谷喜丰收。本报记者 杨峥 摄 农机播种。本报记者 戴振华 摄

云南省花卉示范园区工作人员检测菊花品质。 供图

从巍峨的山脉到广袤的田野,一幅生机勃勃的云南农业农村现代化画卷徐徐展开。高原特色农业,无疑是云岭画卷中的亮丽一抹。

多年来,云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多样性资源基础,瞄准更“特”更“优”,不断提升高原特色农业综合能力,有力有效带动农民拓展增收致富途径,让云南乡村产业振兴步伐铿锵有力。当前,云南正深入组织实施云南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推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进入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但放眼新高度,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仍存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种业创新能力不强,农产品加工、流通整体水平不高,资源环境压力大,人、地、钱要素制约明显等短板。

聚焦“国之大者”,心系“省之要事”,省政协主动担当,联合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开展“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做强高原特色农业”专题调研并举办协商座谈会,邀请国内知名农业领域专家、国家有关部委等相聚昆明,与云南各界共话“三农”,聚焦三产融合,为激活助农兴滇“新引擎”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坚持打高原牌 走特色路

春和景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哈尼梯田迎来一年一度的春耕。随着一粒粒稻种撒入田中,长出一株株秧苗,经移栽梯田后,便能形成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与此同时,鱼苗培育工作也在有序进行。在这种稻渔共作模式下,2023年元阳稻田综合亩产值达到近1万元。

在位于赤水河源头的昭通市镇雄县赤水源镇银厂村,一根根方竹茁壮成长。近年来,昭通市推进重点区域生态修复与竹产业协同发展,目前,全市竹产业覆盖农户50余万户200余万人,主产区种竹农户年均增收1.2万元以上。产业兴旺与生态保护齐头并进,展现着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坚实底气。

彩云之南,高原绿韵,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高原特色农业,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了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至2022年,云南农业总产值从2334.5亿元跃升至6635.8亿元,粮食产量更是实现12连增,从2011年的1755.6万吨增加到2023年的1974.0万吨。

多年来,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深入发展,不仅有效保障了重要农产品供给充足,更推动农民增收与乡村产业的全面振兴。茶叶、鲜切花、野生食用菌、中药材、核桃、咖啡、坚果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居全国第一,“云系”“滇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改写了云南许多优质农产品“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历史。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取得成功的首要原因,就是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找准了定位和发展战略。”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杜鹰指出,云南坚持打高原牌、走特色路,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三个定位”和总体工作要求,符合云南省具有发展特色农业得天独厚优势条件的区情,符合云南农业农村分量重、潜力大的省情,也符合按照比较优势原理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一般发展规律,要善于总结并始终坚持。

认清新形势 研究新问题

农业是百业之基。近年来,三产融合的浪潮推动着云南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与价值链持续升级,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景象。随着农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加速转变关键阶段的云南,如何进一步认清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面临的一系列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怎样聚焦重点难点,精准查找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研究提出切合云南实际的现代农业发展对策建议尤为重要。

今年4月以来,省政协会同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分5个专题组分赴我省21个县(市、区),实地考察了78个项目点,召开33场座谈会,与基层干部群众、合作社和企业负责人、农业科技人员等深入交流,以“解剖麻雀”的方式,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把脉问诊、寻找路径。协商会中,全国和我省农业专家代表,结合实地调研和课题研究成果,就推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提质增效深入协商对话,围绕高原特色种业、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外向型农业、农产品品牌建设等内容展开头脑风暴。

综合前期调研和工作研究,专家、委员直击云南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大家一致认为,云南要实现助农兴滇,亟待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种业创新能力不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够紧密、转型发展迫在眉睫、人地钱要素制约明显等方面难题。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受到了基础设施薄弱的严重制约。”专家们认为,云南高标准农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其中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仅占耕地的27%,加之标准低、筹资难问题,高原特色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受阻。此外,工程性缺水与资源型缺水并存,水利设施不足是提高农业产量的又一瓶颈。

中国种子协会会长、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原司长张延秋提出,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云南最大的优势就是种质资源,但资源保护和利用不匹配,创新能力和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目前,云南种业企业创新能力欠缺,全省入围国家级种业阵型企业仅3家,种子依赖进口问题突出,其中蓝莓完全依赖国外进口,肉牛、肉鸡种源80%以上需从国外引进。”张延秋直言,云南种业市场不够规范,存在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生产经营备案不到位等问题,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农民选种无所适从,科研积极性受挫。

另有专家指出,云南农业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不足,还与加工流通水平不能适应发展需要有直接关系。专家认为,尽管云南省龙头企业的数量位列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前列,但整体实力不强,一方面行业集中度低,全省8790家花卉企业,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仅占4%;另一方面,产业链条短,精加工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有待突破。与此同时,云南还面临资源环境压力大,保障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还未真正建立等困境。

踏实发展步伐 追逐振兴梦想

同一方水土,如何迎来不一样的发展?关键在于坚定信心、找准路径、踏实步子。

“云南新时期做强高原特色农业,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以转变发展方式提质增效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促进三产融合发展为主要途径。”杜鹰建议,要从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进“兴水润滇”工程建设、力争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努力改变传统生产方式等方面入手,开创具有云南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新局面。

外向型农业专题调研组提出,要把准云南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战略定位,率先打造全国农业高水平开放高地,加快培育外向型农业运营主体和人才,将云南建设成国际农业资源配置中心,开创高原特色外向型农业发展新格局,解决好云南省农产品出口韧性仍然不强、税务政策存在溢出效应两个突出问题。

“要从全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单产提升行动、大力提升设施农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打造资源环境友好型的高原特色农业生产体系、加快构建高原特色农业种业支撑体系、扩大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几方面入手,推动云南由高原特色农业大省向高原特色农业强省跨越。”种植养殖业专题调研组建议。

“希望国家支持云南建设国家高原南繁育制种基地、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继续支持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并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中给予支持。”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蒋兴明提出希望。

“强化种业联合创新实验室的建设,推动良种研发加快迭代发展。”“大力提升设施农业水平,扩大数据技术应用场景,提升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培育龙头企业,推进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流通的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一条条真知灼见,一个个中肯建议,为云南持续加力建设特色农业强省,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气候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品牌优势、竞争优势,迈向农业新质生产力“快车道”赋能、加持。

生态与经济并重、传统与创新交融,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未来蓝图。如今,新质生产力的强大效能已在农业领域逐渐凸显,云南将持续加快培育和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让其成为农民“新锄具”,在这片土地上深耕良田沃土,追逐振兴梦想。(记者:张潇予 实习生:黄昕然)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发布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点击更换图片
看不清?换一张
0871-64197000
  • Q Q: 188505114
  • 微信: y88069888
  • 客服微信二维码
  •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4 “云南信息网”昆明后羿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ICP备:滇ICP备08101851号  |  技术支持:云南分类信息系统(v2024.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2-20100052  |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441号  |  地址:昆明市五华区新闻路230号4幢303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