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1-64197000
当前位置:首页 - 本地问答
游客

关于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_自主招生面试的问题!

举报 2021/6/28 9:11:52    来自:昆明
我来回答
有没有什么内幕透露点?
学校校训:创新、创校、创业、创造,了解一下学校简介,其它的就得你自己想办法了,考的是技巧加社会阅历, 昆明冶专改革发展迅速。近十年来,学校荣誉不断,2001年成为全国16所之一的国家重点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2002年成为云南省高职教育排头兵院校,2003年评为首批8所之一的全国评估优秀高职院校,2004年成为首批全国实施职业资格证书试点院校,2005年迎来教育部周济部长视察并肯定学校的改革发展,学校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首届“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院校,2006年评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2007年评为首届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2008年成为“高职211”——国家重点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9年评为全国职业教育管理创新学校和全国冶金高职先进院校,2010年评为全国普通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
昆明冶专声誉不断提升。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形成雄厚的办学实力:一是教学单位18个学院;二是在校生13000多人;三是高职专业70个,其中,拥有国家精品专业1个,国家示范建设专业6个,教育部教改试点专业3个,省级特色(重点、示范)专业10个;四是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12门,教指委精品课程20多门;五是教职工1000人中,专职教师超过700人,正副教授370多人,其中,教授超过60人,并拥有二级教授2人,三级教授15人,具有技师、高级技师资格的教师370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专家1人,中国高教公关名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4名,全国冶金职教名师5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教师担任主编的全国高职教材超过150种,教师担任主编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0种,“双师型”教师400多人;六是实习实训基地500多个,其中,央财支持基地1个,省级示范基地7个;七是资产近3亿元,即将形成10亿元左右优质教学资产;八是馆藏图书120多万册;九是就业率提高到95%,连续九年就业优秀,上百名学生境外就业,28名世博志愿者在上海世博会的出色表现和90%签约上海大企业而进入上海就业、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一大批领导干部、企业家和众多行业的技术管理骨干,成长起10多个亿万富翁和20多位千万富翁,甚至产生了国际著名的宝石鉴定专家等,都再次为昆明冶专增添了光彩和提高了声誉;十是培训鉴定人数超过6万人,其中为社会培养输送了4万多名高技能人才,技师高级技师4千多人。近七、八年来每年输送近三千的毕业生高技能人才。
第二,建成了一大批培训基地:西门子(中国)公司昆明培训基地、中德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全国冶金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全国高职高专创新教育重点基地、全国高校公关昆明培训基地、全国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国家级试点院校、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教育实验基地、云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云南省外派劳务冶金矿业专业基地和云南省知识产权教育试点院校,还有一个央财支持实训基地和7个云南省示范性实训基地。
第三,取得了示范性领先成果:通过“高职211”——国家示范院校建设,在全国1215所高职院校中,昆明冶专至少在有色冶金人才培养、测绘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东盟国际合作推进和网考自主招生推进等六个方面取得了领先成果,能够为全国高职院校起到示范作用,在与20多个国家或组织开展国际合作的情况下,学校又与不少国内外企业或组织签订了合作协议,并相继合作举办了“昆明冶专云锡采矿班”、“昆明冶专金沙地质班”、“昆明冶专驰宏选矿班”、“昆明冶专甘肃西脉材料班”、“昆明冶专云铜印尼冶金班”、“昆明冶专泰国伟成发钢铁班”等定向培养班,合作成立了“昆明冶专昆明财兴盛矿冶学院”、“昆明冶专甘肃西脉材料学院”、“昆明冶专河南栾川冶金学院”、“昆明冶专深圳华力特电气学院”、“昆明冶专日本后藤电子学院”和“昆明冶专阿诗玛珠宝学院”、“昆明冶专新纪元•沛尔环保学院”、“昆明冶专宏星物流学院”等。
昆明冶专发展任重道远。昆明冶专未来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就是要在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提出的“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发展”的终身教育“四大支柱”的理念指导下,紧紧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总体要求和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20字方针、胡锦涛总书记向广大青年提出:“以坚定远大的理想励志前行,以孜孜不倦的精神求索新知,以高尚美好的情操培育品德,以锐意创新的激情投身实践,以艰苦扎实的奋斗成就人生”的“五以希望”及尽快建立以“学会学习”为重点的以生为本高职育人体系的当务之急,继续扩大国际视野、站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全球高度、把昆明冶专融入世界经济社会变化之中来筹划如何办好人民满意且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让同学们真正更多地了解现在我们所处的环境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和“瞬息万变”的社会:新的科技知识大约每两年增长一倍、现在一年的资讯量比人类过去五千年所制造出来的资讯总和还要多、每秒传输1900张光碟和一亿五千万通电话的低成本第三代光纤已在世界上成功生产出来、科学家们预测到2023年电脑就会全面超越人脑的运算能力等现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高职办学方针,通过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和合作发展的办学途径,探索“双主体”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新机制,遵循“通过科学求真、运用人文求善、坚持艺术求美”的育人规律,实施“学中做、做中学”、“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国际化、东盟开发”三大战略,从现在开始就接连不断地教导同学们毕业后,谨记《第五项修炼》提出的“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的现代创新感悟,践行“创新、创效、创业、创造”的“四创”校训,不但要努力谋取比较喜欢的单位,而且应积极投入目前还不存在的工作,还要设想使用根本还未发明的科技,更要准备解决人们意想不到的问题,引导学生努力按照大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尽快建成在校生18000-20000人的创新型、文化型、生态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省内领先、国内一流、东盟地区知名”的全国一流示范“绿色高校”,为把更多学生从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再培养成企业人、进而培养成现代职业人、最后培养成能够传承优秀文化的现代文明人和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人,推动更多同学通过学习和锻炼,努力成为未来的卓越工程师、高级技师、优秀企业家和技术发明家,争取为云南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而努力奋斗!
最佳答案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工、管、文、商、艺并举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云南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院校、云南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校始建于1952年,长期积淀形成优良的工科办学传统和浓郁的工程文化氛围,工程应用特色鲜明,形成了丰富的优质工科办学资源,与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度较高,为社会培养了12万余名毕业生,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效。
办学条件优。学校位于春城昆明,占地1250亩,建筑面积60多万平米,环境优美。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在编教职工近千人,教授80余名、副教授近300余名,拥有3个国家级和8个省级教学团队,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贴省贴专家、云南省“万人计划”高层次人才等一批优秀教师。教学仪器设备先进,图书资源充足,教学资源丰富,每个专业均建成体系化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拥有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2个、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协同创新中心2个、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省级示范实训基地13个,实习实训条件处于国内同类院校的领先水平,为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供保障。
内涵建设强。学校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近年来获省级以上质量工程建设项目200余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现有国家示范专业6个,国家级骨干专业11个,国家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专业2个,国家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重点、特色专业14个;国家精品课程4门,全国教指委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课程23门。学校连续2年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赛项、工程测量赛项,均荣获教育部当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在全国、全省技能大赛中,学生个人、团体获奖均处于同类院校领先水平。
招生就业好。学校得到广大考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及信任,是云南省高考生首选报考的高职院校,省内普高录取分数线居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前列,学校连续10余年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单独考试招生方式,生源稳定、质量高;学校积极拓展国有大中型企业批量就业,促进小微企业稳定就业,确保本土化就业增量,积极推进国外省外高质量就业。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同类院校领先水平,先后荣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云南省就业典型经验10强高校”等表彰奖励,连续十余年获得云南省高校就业工作一等奖。
社会声誉高。学校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突出贡献奖单位、云南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云南省校风、教风、学风示范学校等,赢得了“冶金矿业高技能人才的摇篮”“云南高职教育排头兵”等社会赞誉,社会给予毕业生“做人诚、做事实、有闯劲”的良好评价。在历年的全国高职院校综合排名、学科竞赛排名、办学满意度测评中,学校连续保持云南省高职院校第一名,跻身全国领先行列。学校连续荣获2017、2018年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示范引领好。学校以深厚的办学积淀、鲜明的办学特色,立足祖国西南边陲,服务国家和云南省发展战略。育训创并举育英才,产学研一体促产业转型升级。学校以 “双高计划”为契机,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面向澜湄区域和南亚东南亚输出中国职教品牌。
游客
点赞02021年6月28日
0 个回答
发布回答
没有回答
0871-64197000
  • Q Q: 188505114
  • 微信: y88069888
  • 客服微信二维码
  •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云南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滇ICP备08101851号  |  技术支持:云南分类信息网(v2025.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2-20100052  |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441号  |  地址:昆明市五华区新闻路230号4幢303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