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1-64197000
当前位置:云南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行业资讯

普洱市西盟县:“保险+期货”搭起胶农“避风港”

2022/5/20 9:19:47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评论:0

安心在割胶。邹伟琦 摄

“安兴,今年准备购买多少亩的橡胶保险?”“今年开割橡胶林96亩,准备都把保险买上。”在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中课镇班箐村安兴家的院子里,村干部叶焕正忙着为安兴登记今年的橡胶保险认购信息。作为村里的橡胶种植大户,割胶收益是安兴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13个年头的辛勤耕作,如今到了收获之时。

“我家从2009年开始种植橡胶,共有一百多亩,2017年陆续开始割胶,前几年橡胶价格还可以,但这几年橡胶价格开始走低,收入也减少了。”安兴说。

 

村干部叶焕正忙着为安兴登记今年的橡胶保险认购信息。李毅 摄

 

西盟县中课镇班箐村地处河谷地带,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种植天然橡胶的宝地。90年代初,当地就引进橡胶进行种植;通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橡胶成为支撑当地胶农摆脱贫困的重要产业之一。然而,随着近几年橡胶价格的持续低迷,以及胶农传统、单一的产业发展模式,“只靠胶过活”导致胶农返贫的风险持续增加。

“橡胶是班箐村的传统支柱产业,村里三百多户村民从事民营橡胶种植,橡胶是否稳定,关系着村里胶农的收入是否稳定。”叶焕说。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橡胶价格的低迷,不稳定的收入,让和安兴一样的胶农,犹如坐上了“过山车”。如何降低对橡胶产业发展的冲击,走出橡胶价格持续低迷的困境,守住返贫“红线”?

“这两年来,胶价走低让我一直都很担心,多亏有了保险,才让我十多年的心血没有白费。橡胶保险金4.25元/亩,我们承受的压力也不大。”安心说。

提前谋划,帮助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胶农,通过金融工具来规避价格风险、保障收益。早在2017年,西盟县就开始在全县推广“保险+期货”产业发展模式,融合发挥保险业与期货业各自优势,将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和农业风险管理相融合,提升生产积极性,推动橡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让利惠及胶农,切实帮助胶农摆脱“靠天吃饭”的困境。

“这几年,村里通过‘保险+期货’,保障了胶农的利益,也稳定住了收入。在我们收缴保险费的时候就感受到,胶农的积极性都很高,他们都会主动来咨询交费。”叶焕说。

如今的胶农“只管种”,有人“帮忙卖”,解决胶农销售的“最后一公里”,使胶农收益在根本上获得保障,低迷的橡胶价格不再成为影响收入的“绊脚石”。

“为了提高胶农抵御风险的能力,西盟县从2017年起先后引进4家期货公司,推进‘保险+期货’乡村振兴项目落地。”西盟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魏志平介绍,全县橡胶种植面积22万余亩,涉及的农户3万余人,累计赔付金额近2620万元。“保险+期货”项目已实现所有乡镇橡胶生产区域的全面覆盖,为全县橡胶产业稳定发展和稳定胶农的收入提供了有力保障。(李毅 邹伟琦)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0871-64197000
  • Q Q: 188505114
  • 微信: y88069888
  • 客服微信二维码
  •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云南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滇ICP备08101851号  |  技术支持:云南分类信息网(v2025.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2-20100052  |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441号  |  地址:昆明市五华区新闻路230号4幢303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