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1-64197000
当前位置:云南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行业资讯

边境线上的大塘子村:有“颜”更有“值”

2022/5/20 9:19:48 来源:文山日报 评论:0

干净整洁的大塘子村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田蓬镇坝庙行政村大塘子村小组环抱在一片翠绿之中,顺着主干道来到村里,只见宽阔的道路两侧绿树与红花相映成趣,整齐排列的农家小院掩映在绿荫中,房前屋后种满了花草,处处整洁、优美。

来到村小组长何连金家,他正在院里修剪树枝,小孙子在一旁安静地看着,爷孙俩享受着这一刻的静好。今年67岁的何连金说:“我活了大半辈子了,村里的环境能变得这么好,实在是不容易啊!”据老人讲,以前出了家门,白色垃圾到处是,村头巷尾到处闻得着浓浓的臭味。

“何老爷子说得没错,以前公路旁的排水沟里都是白色垃圾。”田蓬镇宣传委员冯明翠指着公路旁的排水沟说道,大塘子村以前的“脏、乱、差”是个“老大难”问题。为切实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根据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之裸露垃圾全消除行动,田蓬镇探索推行“户净、组扫、村运、镇收”的“四级联动”农村垃圾处置模式,实现镇域辖区裸露垃圾全消除。通过整治,走出了一条生态美、治理优的美丽乡村“蝶变之路”,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生动的现实。

“我们以户为单位,每户负责每天清扫一块区域。同时,推行‘周三+周六’集中清扫机制,每周星期三,由村委会牵头,组织村里各家各户围绕全村主干道路开展裸露垃圾大清扫。每周星期六,利用中小学生周末返家的时机,由村小组牵头,组织村小组全体成员开展卫生大扫除。”何连金说,在村干部的带头下,村民们打扫卫生的积极性提高了不少,但是,大家的热度就在集体打扫那两天。要想把环境卫生搞好,关键是要让全村村民有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意识。“例如你家负责的区域有垃圾,我们以教育为主,没有任何惩罚。我们提倡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通过和乡邻之间互相比较,让群众提高打扫卫生的积极性。”何连金告诉记者,村里制定了垃圾清运收费制度,按照每人每年缴纳25元的垃圾费用,村委会统一保管、支配,并负责全村垃圾清运。镇里定期和不定期对各垃圾填埋场堆放的垃圾进行填埋,确保清运出村的垃圾能得到有效处置。

在大家的努力下,村里的环境慢慢变好了。“村民喜欢用石头垒砌起来当围栏,这是大塘子村的一大特点。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引导村民因地制宜,打造庭院经济。”冯明翠说,让大家利用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以家庭为阵地、以庭院为载体,拓宽农民增收新路径,把庭院的“方寸地”建成“增收园”,让“美丽庭院”不仅有“看头”还有“赚头”,加快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步伐。(骆丽 张继庄 毛雪勰)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0871-64197000
  • Q Q: 188505114
  • 微信: y88069888
  • 客服微信二维码
  •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云南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滇ICP备08101851号  |  技术支持:云南分类信息网(v2025.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2-20100052  |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441号  |  地址:昆明市五华区新闻路230号4幢303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