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1-64197000
当前位置:云南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游戏资讯

云南水土保持成效显著:水土流失面积年减1.76%,绿美河湖建设超额达标

2025/4/10 16:44:58 评论:0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浪潮中,云南以其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在水土保持与绿美河湖建设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水土流失面积年减1.76%,绿美河湖建设提前超额完成三年行动目标任务,这些数据背后,是云南对生态环境的精心呵护与不懈努力。

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云南地形复杂,山地、高原、丘陵交错,水土流失问题曾是制约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难题。然而,近年来,云南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成功扭转了这一局面。一方面,大力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改造等项目,因地制宜地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加强林草植被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强土壤的固土保水能力。数据显示,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年减1.76%,强烈以上流失面积下降20%,水土流失面积和土壤侵蚀强度实现“双下降”。这不仅改善了土壤质量,还为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绿美河湖建设则是云南生态画卷中的亮丽一笔。为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湖环境,云南积极推进绿美河湖三年行动。以城市、乡镇、重点农村、主要交通干道沿线及周边的湖泊、河流、水库、水利风景区为重点,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施了一系列绿化美化工程。在滇池、洱海等重点高原湖泊,通过生态修复、湿地建设等措施,提升了湖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环境承载力。环滇池湿地植被覆盖率从2007年的13.1%提升到现在的约81%,植物物种从232种增加至303种,鸟类从89种增加至175种,土著鱼类恢复至6种,16种以上国家级珍稀、濒危和保护鸟类在滇池及湖滨活动,滇池湖滨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同时,各地还结合实际,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绿美河湖示范点,如昆明市创成市级美丽河湖165个、省级美丽河湖37个,其中5个河湖成为省级绿美河湖典型标杆。

云南水土保持与绿美河湖建设的显著成效,得益于多方面的努力。政府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加大资金投入,为生态保护与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公众环保意识不断提高,主动参与植树造林、护河护湖等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保护的良好氛围。

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生态保护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虽然云南在水土保持与绿美河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部分地区水土流失问题依然存在、河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未来,云南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加强水土保持与绿美河湖建设。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监管执法力度,确保各项生态保护措施落到实处;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生态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

云南水土保持成效显著,绿美河湖建设超额达标,这是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在未来的征程中,云南将继续砥砺前行,守护好绿水青山,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云南力量。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0871-64197000
  • Q Q: 188505114
  • 微信: y88069888
  • 客服微信二维码
  •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云南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滇ICP备08101851号  |  技术支持:云南分类信息网(v2025.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2-20100052  |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441号  |  地址:昆明市五华区新闻路230号4幢303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